靈魂急轉彎
Soul
導演:Pete Docter、Kemp Powers
故事:Pete Docter
演員/配音:Jamie Foxx、Tina Fey……等人
觀影時間:2021/01/13
影片簡介(預告):
你的生命即將開始!
一名對音樂失去熱情的音樂家,無意間遇上靈魂出竅的事件,他迷失到了「投胎先修班」,在那裡靈魂會塑造出自己的個性、怪癖與興趣,再進入人世。為了找到返回自己身體的方法,他得幫助一位孤魂「22」。
相關網站/他人影評:
🎶影評🎶靈魂急轉彎:皮克斯的超譯尼采|決定論vs.虛無主義|誰決定了你的人生|到底什麼是火花|劇透|Soul
🎶解析🎶追加!靈魂急轉彎裡的隱藏哲學|向死而生&此在|死亡是最公平的|劇透|Soul
靈魂急轉彎 : 解放你的厭世心靈 | 點評/解析 | 超粒方
【靈魂急轉彎】年底真正壓軸其實是這部!皮克斯再次發揮實力|有雷影評|靈魂奇遇記|心靈奇旅|SOUL PIXAR 部長評電影178
心得(有劇透):
其實我一直猶豫要不要寫心得推薦文,因為我覺得這部要我寫無雷心得,真的太難了!
所以,我會盡量試著寫寫看無雷感想。那麼,開始囉。
觀影當下就這麼想了:我絕對讚爆這部的配樂!
這部的配樂真的超級讚!
畢竟主角就是爵士樂手,所以整部充滿隨性、輕快且令人享受的爵士樂,當然也有其他風格的配樂,總之就是恰到好處地完美。
另外,Joe想逃離畢業班的那一段,我也非常喜歡,無論是畫面還是配樂。有點懸疑、又有點迷幻,雖然畫面閃動,卻不會令人感到非常不適。
或許,我還是比較喜歡這種點線面的2D風格動畫吧。
然後,只能說這個製作團隊和故事編者真的很厲害。
《Inside Out》和《Soul》,真的是我Pixar覺得近五年極度看的作品。我個人是真的滿喜歡這兩部,特大概是因為他們成功地運用可愛或具體的東西,去包裝很抽象的概念,甚至是背後深遠的心理學或哲學。
不過,我個人喜歡是《Inside Out》多一點點,因為對於「記憶」這方面有著一些學科知識,所以看到團隊用簡單但依循理論的呈現手法,真的讓我非常驚豔。
我覺得《Soul》這部的受眾並沒有《Inside Out》來得高。老實說,我覺得《Soul》是一部成人動畫,或者說是很吃經驗值和歷練值的作品。
所以,我大概懂為什麼這部的評價會有人覺得感動,有人覺得普普(總覺得我看的這場哭的人不少,後面響起不少的吸鼻子的聲音)因為這個主題沒弄好,很容易會被說雞湯作。
對於,Pixar大膽嘗試這樣的題,真的要給與大大的掌聲與鼓勵。《Soul》的題材處理起來,比《Inside Out》真的難很多。只不過,和Disney相比,Pixar在劇情節奏與流暢度,真的是輸一籌。即便我前面說喜歡《Inside Out》和《Soul》這兩部,但我觀看時會忍不住想:「好像有點拖,時間過多久?」、「所以你等下還要演什麼?我覺得你該講的講得差不多了。」哎呀呀。
最後,提一下幾個「命名」。
我相信前面相關連結裡,部長的影片中提及的,片名《Soul》不單單因為這是一個講述「靈魂」的故事,這也一併展現了「靈魂樂」。主角Joe開口閉口的爵士靈,正是魂樂的起源之一。
另外,作古畢業班「The Great Beyond」,投胎先修班「The Great Before」這命名也很有趣;只是這裡講好像會暴雷,就先賣個罐子。還有,Jerry和Terry的命名好像也可以藍色窗簾一下,因為查到一些有趣的東西www
對於生命或生活感到迷惘的人,或許可以去看一下這部電影。
聽一下音樂吧!
但,我覺得這首才是片尾XD
接下來就是暴雷心得時間啦。
生命,是非常神祕且奧妙的。
所以有人都是被生下來後才學習怎麼活著,而且是持續學習活著,甚至到生命的盡頭,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學成了,還是沒學成。生命的意義,自始至終,都沒有任何一個人類可以去定義,或下結論。
因為很熱愛嚮往某一項事務,所以給自己立了一個標杆、一個想到達的里程碑,可是當你達到後,卻可能覺得沒有想像中的那樣令人感到興奮、愉悅、滿足,或*&%△◎⊙×~(對,我詞窮),甚至會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失去目標和意義。
確實,設定一個目標會讓自己有動力去追尋;不過這樣的生活方式,是需要有計畫的,一步一步去完成夢想,去解鎖自己一個又一個的人生成就。
如果心態對的話,人生想必會是非常充實;但心態錯的話,則會覺得自己必須去追趕一個又一個的目標,然後不斷生新的目標給自己,如果生不出新目標變會落入要嘛覺得自己超強的自滿,要嘛覺得無自我突破的懷疑。
所以先修班最後一格的spark,到底是填入什麼?是「志向」還是「天賦」?是「興趣」還是「成就」?是「夢想」還是「熱忱」?
我覺得電影給的答案非常地曖昧,它可以是我上述說的任何一個,也不是我上述說的任何一個。
看完電影後,也許會說:「難道不是珍惜每一刻嗎?」
是,這也是答案之一。然而,比起「珍惜」,我覺得用「體會」或許會更貼切一些些。
22號她嘗試了每一件事,但沒有一項spark。我覺得是因為她做了,但沒去體會;換句話說,沒有用心感覺。
在先修班裡是不會有任何感官的,沒有觸覺、味覺、嗅覺……所以22號沒辦法去體會那些。但是當她操控Joe身體在人世間活動時,她感受到了一切,體會了一切,所以得到了spark。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說:spark可以是那麼多東西,也可以不是那麼多東西。因為什麼樣的體會使你產生spark,也只有你自己知道。
就像Dorothea對Joe說的小魚和老魚的故事。如果你只看周圍,你只會看到水;但你拉遠來看,你會看到海洋。
和我一起看電影的TAKO,在電影結束時說:「所以不是志向,是過日子。」
我回答:「在現下,過好每一天很重要。」
其實,這句不是針對現今的疫情,而是我真的這麼認為。
曾經我在創作上也執著收到回饋,然而在我摯友反問我:「你創作是為了別人還是為了自己?」之後就看開了。
去追求那些目標、數據,倒不如自己過好每一天,並從每一天中得到樂趣(不知道這稱不稱得上佛系生活)。
雖然有人說,人活著就是要找尋成就感才會快樂;但平凡的活著,不也很偉大快樂呢 XD
而上面分享的影評裡,有人認為:spark是「活著」。這個解讀,我個人覺得頗浪漫,也算認同。
水ㄤ的分析中提到海德格的理論,後來想想,這部真的很「存在主義」。不只是「向死而生」,「人類存在的意義」,或者說「人是因為存在才有意義」等等的概念,或多或少在影片中都有傳遞。以哲學觀點來看這部動畫,真的會覺得他們很厲害。
這裡來談一下,無雷區提到的,作古畢業班(The Great Beyond)和投胎先修班(The Great Before)這兩個名稱。這兩個階段如果直翻便是「偉大之後」與「偉大之前」;大家有注意到了嗎?原文用「Great 偉大」替代了「人生」。生前被稱為偉大之前,生後則是偉大之後;所以無論你的人生過得如何,無論是有完成你的志向,還是你沒有走上夢想的道路,你的人生都是偉大的。
電影裡讓我比較感動的,其實是──Joe對母親坦白一切,說自己只有成為樂手人生才有意義,然後母親轉而理解並支持。
出社會後真的會明白父母嘮叨那些職業、生計背後的涵義。只不過,每個世代在乎的真的不一樣;也許就是因為我們生活的時代比過去好,所以我們才會更講起「自我實現」和「生活品質」。正因為世代價值不同,所以互相理解不容易。
所以看到Joe的媽媽願意支持他,真的很感動。
我在觀影當下想法確實都放在spark上面,直到看到親友想法後,才注意到這部多少也展現了憂鬱症患者的苦痛(飽妮影片也有提及)。那種靈魂的迷思、腦內的負面情緒,真的真的真的和憂鬱症患者每日所面臨的無助與苦痛。
既然都提了飽妮,也來講一下超粒方的影片(?)。直到現在我還是很喜歡聽他談電影,因為常常會聽到很棒的觀點。特別這次他提到:他覺得「22」這個編號是精心設計的,對比到大學畢業邁入社會、對未來人生感到迷惘的22歲。這忽然就讓我想起一首很愛的歌,棉花糖的〈貳拾貳〉;我覺得這首歌也是在寫22歲的心境(雖說當時劇的主角們都是高中生)。
「總要等到我貳拾貳/才想扭轉過去的生活/總是不停地揮霍著/自以為精彩的/虛擲一空/我還在想通」、「於是等到我貳拾貳/開始逆風努力往前走/灰頭土臉才感受到/這世界訴說著偉大的夢/有殘缺的口」這兩段歌詞和粒方說的:發現自己所學卻在出社會後無法應用,似乎有著那麼異曲同工。另外也有兩句歌詞滿適合這部電影,「自己感動就是感動」、「自己擁有就是永久」,你才是你靈魂的spark。
然後,我覺得Terry其實超可愛的www
一板一眼的,是認真工作的孩子;雖然有時不通人情,但其實很好安撫(這反差萌!)
相較那些看似隨和的Jerry,根本就超隨便的(而且有個還超愛負面情緒),而且他們還總是各種打發Terry,超不誠懇的!
後來我上網查了一下Jerry和Terry這兩個名字。Jerry推估出自德語強而有力的持矛者,然而有趣的是,我在劍橋辭典查到:jerry-built是「偷工減料的意思」,這是不是可以推估jerry這詞隱含「馬虎」的意味(看看影片中的那些Jerry)。而 terry的意思是「毛巾布 」,難怪幫他順毛他就服服貼貼的XD
來自爆一下,後面其實應該要很感人,但是22號奔向的地方讓我目不忍睹啊! 那個方向一整個讓我超級超級出戲(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