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大盜
The Last Thieves
導演:徐嘉凱
監製:葉如芬、曾志偉
編劇:徐嘉凱、楊宛儒
演員:賴雅妍、曹晏豪、曾之喬、曾志偉、高英軒、巫建和、路斯明……等人。
製片商:斯爾夫股份有限公司
觀影時間:2019.10.21
影片簡介(預告):
尹子翔(曹晏豪 飾演)是個懷抱著未來夢想的年輕創業家,嚮往著藉由區塊鏈技術,擺脫舊經濟邏輯,創建新世代的經濟秩序,重建去中心化世界的新金融模式,擺脫財團綁架的金融新世界。他帶著女友陳曦(曾之喬 飾演)及夥伴一同努力,與睿智冷酷的基金公司總經理徐菁(賴雅妍 飾演)、老謀深算的財團老闆林明衍(曾志偉 飾演)、金管署長陳法同(高英軒 飾演),奮力周旋對抗。
面對現實的摧殘、夥伴的背叛,還有一層層更加殘酷的社會寫實真相,尹子翔開始自問: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究竟還有多少?想完成夢想,究竟還需要犧牲多少?而自己,究竟是帶給世界美好的聖人;抑或,只是披著羊皮的狼人大盜?
究竟,無名小卒的他們,能否從金字塔頂端的人們手中拿回世界的自主權呢?
★ 全球首部區塊鏈主題商戰電影
★ 大膽挑戰實體金融與新世代虛擬經濟題材
★ 創業家導演徐嘉凱 文創 vs 新創 話題國片
相關網站/他人影評:
【聖人大盜】親自送上腳本給曾志偉!超年輕導演徐嘉凱|吉拿訪談
區塊鏈電影《聖人大盜》捷報!導演 徐嘉凱 與《返校》同獲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
《聖人大盜》影評|國片新境界, 區塊鏈Self Token真實存在嗎?
心得(有劇透):
同樣,我也盡可能地先無雷心得,再有雷心得。
不過在分享心得前,我想先說一些事。
我真心覺得應該給這部電影更多更多的場次。
為什麼?為什麼連一個星期都不願意給?10月18日上映,板橋ㄒㄊ只願意給到10月21日,西門電影街的戲院沒有一間願意給到10月22日之後,就連我看完電影後查詢,最多最多也只有到10月24日(我是以10月21日晚上十點在奇摩電影上查到時刻表來說)。
我知道在臺灣戲院上撥放電影,真的很搶,跟大學搶課一樣,甚至更搶。但這樣對一些作品真的很不公平,真的很不公平;電影院把大多的影廳都給了好萊塢大明星的作品,或是討論度很高的作品,然後再說它們的票房很高,這不是廢話嗎?其實有很多商業氣質沒那麼重的電影都很好看,但我們給他們播映的時間太短了、播映的場數太少了。
所以,能不能給這樣非商業氣息的電影、臺灣新創的電影,多一點的機會?拜託。
老實說,我看完有種難以言喻的心情。跟我看完《大佛普拉斯》時,有點相像;不是感動,也不盡然是悲傷,也不是孤寂,當然也不是如希望般的光亮,硬要用一個詞概括,大概就是五味雜陳,或者說是「這個世界」的味道吧。
一邊離開戲院,一邊回想剛才電影的結局,我忽然模糊了眼睛,我明白:我是因為徐菁。但我也很清楚,我不是悲傷,但或許是有些無奈,因為,這就是現實。
是的,這部電影其實拍得很現實,雖然「區塊鏈」對我們來說有些遙遠。但因為現在已經有比特幣,已經有行動支付,已經有物聯網,所以「區塊鏈」成為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份,不是不可能的。
最早知道「區塊鏈」這個詞彙是看臺灣吧的芬特克單元(但我看完還是霧嗄嗄啦),不過不懂「區塊鏈」還是可以來看這部電影,不用擔心不用擔心,畢竟這不是經濟學的課程影片。雖說如此,電影內還是用簡單的方式介紹了區塊鏈,就罔看罔聽,當學習新概念。
因此,比起經濟和區塊鏈,我覺得導演更想探討的其實是「社會的財富不均」、「社會階層化」、「議題操作和包裝」,還有「對金錢的價值觀」等等的議題;就是一個用虛華(?)裝飾的嚴肅故事。(等等,這樣算暴雷嗎?)
正因為電影中提及了區塊鏈,所以部分動畫和高數據感的畫面呈現,真的是可圈可點。此外,玩弄金錢的人的奢華生活,也是拍攝得很不錯;這裡就不得不提曾志偉大哥。曾志偉大哥演的林明衍真的很夠味,壞透了,也狡詐透了(鼓掌)
然後,徐菁在幫尹子翔打造新形象,塑造成「聖人」的那個部分,讓我想到一度啾啾鞋介紹《惡血》(《Bad Blood》)裡的Elizabeth Holmes。所以說,包裝和行銷真的是很可怕的一門藝術啊!
這導演的畫面捕捉與劇情節奏的安排,都真的算是不錯。之前的《Mr.Bartender》真的磨練得還不錯呢。
是的,我早就知道這部電影,在它集資時就知道了。因為幾年前覺得《Mr.Bartender》第一季還滿好看的,所以那時有關注紛絲團;後來知道他們有找賴雅妍、巫建和拍一齣戲,然後我就什麼都不知道了(因為我不是個很愛用臉書的人)。後來是看到電影預告片,才又整個回想起來(?)
不過我進電影院不是因為導演,是因為巫建和啊(傻笑),還有許久不見的曾志偉大哥。建和這次的角色有點跟他以往大多領到的角色不同,但對他來說不是什麼困難的吧。(笑)
導演真的掌握得很不錯,會被提名金馬56的最佳新導演不是沒有原因。恭喜入圍啊!
在看過《Mr.Bartender》和《聖人大盜》,讓我不禁想:導演很像對這個世界大喊些什麼。
網路劇和電影裡,其實都可以感受到當代年輕世代的對這個世界多種體悟。想要用力做夢(創業也好、做自己想要的是也好),卻又要被現實拖著(經濟和資源的多寡);妥協活著卻在發牢騷時,被長一輩的成功嘲笑沒有勇氣、抗壓性不夠,然而想證明自己,真正去闖又會被說胡搞、社會歷練遠見不夠。
觀影過程中,有一度想到數年前的「服貿」和「太陽花學運」,究竟是先賺進錢,還是要保護夢想和尊嚴?我們都知道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但我們也知道,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如果把尊嚴都賤賣了,就只能成為「有錢能使鬼推磨」的那些鬼。
用商戰來包裝對社會的控訴,真的很具挑戰呢!畢竟臺灣很少這類型的作品。但還是很想問,導演到經歷了什麼,讓他控訴得如此用力。
演員的部分,基本上都算是實力派的演員,所以演出都不會生澀突兀;只是覺得每個角色好像都戴著面具,明明角色很多,但彼此的個性都沒有很鮮明(除了曾志偉大哥),不過徐菁那角色本來就冷淡啦。
再來,雖說導演的畫面捕捉與劇情節奏的安排都算不錯,但我覺得有個地方不需要特別埋伏筆,而且揭開隱藏劇情的那個手法不宜多用啊。
雖然說劇情和部分人物關係,我在看的時候就有猜到,但整體來說,整體的劇情還算是讓我驚豔。所以我才會在開頭就說:應該給這部電影更多更多的場次。
最後來做有點久沒做的事,片名解說。
導演徐嘉凱在訪問時有解釋這部片名的由來(影片在上面),不過他的理解我認同一半。據他所言,「聖人大盜」源自於《莊子‧外篇‧胠篋》:「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不過我覺得「聖人」不代表唯一的規則,「大盜」也不是解大的禍亂;不過要說延伸成這兩個意思,我倒也不能否認。
我個人是覺得,莊子在講這句話時,跟老子在講:「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比較接近。就是說,你講美的時候,醜同時也就出現;你談善的時候,同時也製造了不善。因為這樣的概念是相對應的,不會單一存在某一邊;所以,當歌頌聖人的準則時,大盜的行為也會明定。所以只要我們不斷塑造聖人,大盜也就會不斷地誕生。
導演把「錢」當作現今的「聖人」,那麼他心中的「大盜」大概就是「汲汲營營追求金錢的人」吧。不過就我的想法來說,這部電影裡的「聖人」是「玩弄金權的人」,「大盜」是「想扭轉財富不公義的人」;當然,也可以把兩者互相調換。
至於英文片名「The Last Thieves」這就有趣了。The Last Thieves直譯就是「最後的小偷(竊賊)」,電影中,這最後的「小偷」可是有多種解釋;但解釋下去就會暴雷。
所以,誠摯邀請你觀賞《聖人大盜》。
比《第九分局》更花上五十倍的誠意推薦,認真不是因為有巫建和才推薦,認真因為這部很不錯。我認真認為《聖人大盜》應該上映比《第九分局》還久。
放個片尾曲,Bii畢書盡演唱的〈遠方〉。
看完電影聽這首,滿揪心的。然後MV有雷唷。
好啦,接下來就是往地雷區啦。
接下來真的有雷喔。
先說,我真的沒想到賴雅妍才是真正的主角!徐菁才是主角,尹子翔只是個偽主角。這真的意料之外啊!
其實我對賴雅妍的印象一直停在五年前的《等一個人咖啡》中的阿不思,所以今天電影裡看到她第一個想法是:有歲月的痕跡(閉嘴)。必須說,她這次演出,我喜歡。
冷漠,冷血得就像那群骯髒的權貴;真情,在某些時候才看得到她的脆弱與真心;沉著,臥底多年就是想要在適當的時機報仇。賴雅妍說過徐菁這角色,讓人討厭卻又不得不喜歡,確實,她為了報仇也是弄髒自己的手,但是她還是想創一個美好的新世界,此外還背負好多好多東西。說實在,有點心疼。
總覺得電影中的兩個希臘神話,都是在講徐菁一人。一個是電影後面徐菁自己提及的「薛西弗斯」,行動才是人存在的價值;另一個是片尾曲〈遠方〉(歌的英文名為〈I,Icarus〉),這是「伊卡洛斯」的故事,她帶著子翔飛向權力的中心(太陽)去扭轉世界,她卻因此被(太陽)殺害。
雖然作曲是將主角尹子翔對於在事業與人生起飛時,刻畫在愛情與友情間遇到的挫折與期盼寫進〈遠方〉,但這句「你原有一雙飛向太陽的翅膀 卻為我化成佝僂的肩膀」讓我覺得:Icarus指的是徐菁。而子翔成功飛過大海,沒有墜海。
巫建和雖然鏡頭不多,但又帥又可愛的。這次接了一個天才的角色,但依然是脾氣不好的角色(笑)
短髮,是因為拍的時候跟《陽光普照》差不多時間嗎XD 總之,他就是用眼神演戲的帥氣男演員。
高英軒這次的造型延續《第九分局》裡的油頭西裝。兩部戲都是反派呢。話說,他之後都要走個路線嗎XD
是說,他這個角色應該很討厭尹子翔XD 因為他以為自己會被曾志偉提為下一任市長。不過,一開始就覺得他這角色怪怪的。
原來是路斯明,我把他認成其他人(喂)
認真說起來,我覺得路斯明的角色比高英軒的角色還要黑。他看起來就是惦惦吃三碗公的,不會像署長那樣鋒芒畢露。
曾志偉這角色叫林明衍,是不是在暗示什麼www 然後這角色真的壞死了。
一舉一動都非常地令人不寒而慄,非常刀俎的角色。曾志偉大哥演反派真的演得非常入味,那老奸巨猾、沒血沒淚、不把人當人的氣質,完完全全展現,而且直到最後一刻,還不覺得自己有錯,真的壞得很徹底。
我對於子翔和戴毅、Nick的友情,以及與陳曦之間的愛情,沒太多的意見。基本上都非常能理解。
不過,我覺得子翔去探望Nick完後,要求戴毅和他談談的部分,我覺得實在沒必要弄成伏筆,覺得這個安排有點卡。
子翔知道內幕後,真的賭很大,但我不知道為什麼他要特地隱瞞著?難道因為那句「跳樓的不只Nick」?但不覺得先挑明比較好做事嗎?不想連累小曦,不說,我可以理解。但戴毅呢?這傢伙雖然情緒控管不好,但還算敏銳吧!
沉澱後再回想整個劇情,真心覺得:這個社會有夠汙穢的。子翔這種涉入後還能堅持夢想純淨的人、不被迷惑的人,真的不多。這傢伙的聖人光環是不是有點強啊?人正直到有些不科學!覺得這設定太漫畫了XDD
說到漫畫,就讓我想到:徐菁在改造子翔時,吐槽他「哪個主角帶眼鏡?」當下很想回:「柯南啊!」
話說回來,曹晏豪這演員我沒啥印象,但他一臉就是偶像劇演員(什麼)
不知道為什麼,覺得近年演偶像劇的男演員都很一個模子(閉嘴)
這部看完,老實說,覺得這個世界真黑暗啊!
年輕人要翻轉這個世界,也太不容易了吧(抹臉)
很意外有癡癡。
然後,明明很多場景是在臺中,結果臺中市政府沒有幫忙?
還有啊,我覺得角色名稱有特別設計過,但我目前解不太出來。到是尹子翔這名子和片尾曲很搭。
話說,葉如芬監製的電影也太多。《大佛普拉斯》、《第九分局》、《聖人大盜》,還有之後的《陽光普照》。謝謝妳對電影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