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終於來到了皇民化,就是把台灣人養成大和天皇的子民。

題外話一下,
那個北港鴨肉啥意義?

會推動皇民化,這背後很大的原因就是:戰爭。
戰爭就是一個必須動員超多人的階段。又加上俗話說的「別人的孩子死不完」,如果洗腦別人替自己賣命,不就是在爽也不過了嗎?
因此皇民化的養成,就此展開。
把殖民地上的臺灣人都養成日本人、洗腦成日本人。


一、國語運動

  要改造思想,第一個必須要控制的就是語言。
  能溝通才能洗腦嘛。

  這是所有殖民政府都在做的事,因為要完全地控制殖民地。
  不管是英國、西班牙或是日本,通通都是一樣的;要完全地控制他們,就是把他們的過去砍掉,文化也好、語言也罷,通通砍掉重練。
  這個時候的日本政府推行的,就是「說國語運動」。
  講得好的還可以獲得「國語家庭門牌」,雖然當事人可能彷彿覺得是天皇賜的什麼傳家寶一樣,但實際上只是告訴大家:你的國語講得好棒棒。

 

二、改姓氏

  其這個對台灣的殺傷力很高,畢竟我們覺得改姓氏就是背離列祖列宗。
  因此許多改了日本姓氏的人們,會被冠上「日本狗」的稱號。畢竟不管統治多久,台灣人還是覺得是台灣人,不是日本人。
  雖然影片說,不是情迫性的。但那些受高度日本教育的基本上都已有日本姓氏,那些和日本政官關係密切的,也多改為日本姓氏。
  我猜,那些摸得著邊的台灣小官,應該早就被迫取了個日本姓氏了吧。

  印象中,國中國文課有收入一篇這個時期的小說,有些忘記作者是誰,但篇名叫〈先生媽〉

臺灣和南韓的情況真的差很多,該怎麼說呢?
韓國大概是越挫越勇吧(翻眼)

好,回歸正題。

 

三、改風俗信仰

  雖然有個所謂的眾神歸天,不過聽過蠻多老師有提到,其實許多台灣的小老百姓在神龕,或天照大神掛軸的後面挖了一個洞,擺放原先的神主牌位。就是一個躲藏的概念。
  因為祭祖對整個中華民族而言,也是深不可移、不可改的。而這個躲起來供奉,似乎可以追溯到西來庵事件(有點忘記了)
  現在能看到神社的地方真的不多了,因為就如同影片所說,被國民政府拆到現在。現在最多最多能找到一些鳥居吧(台南林百貨上面有一座神社,但我看不出算不算完整)
  至於神社改建成宗烈祠,這說法倒是第一次聽到。

  其實鄉下依然是吹著嗩吶、拉著二胡拜神吧。電影《稻草人》就凸顯過日台不同的葬禮風俗。
  上一段提的〈先生媽〉


四、改變娛樂

  這個布袋戲改唱日語,記憶可以去看看漢寶包老師的《龍泉俠大戰迷霧人》,裡面有詳述。
  就像民國之後,要求咱們的史艷文和藏鏡人說國語一樣荒謬。

  臺灣得報紙就這樣撤掉漢文,換成日文,但是人家朝鮮人道是骨頭很硬,把日文通通弄成磚塊文。
  所謂磚塊文,就是通通變成方格,超有創意的(大家一起蓋積木)

  公視的連續劇《歌謠風華 初聲》其實也有提到。
  鄧雨賢、陳君玉、李臨秋等作詞作曲家,一開始寫的都是台語歌,但隨著政策,他們被迫寫日文歌,甚至是招募兵源的軍歌。
  娛樂不再是娛樂,都被整府給綁架了。


現在想想〈先生媽〉裡的內容,也證實改日姓、日習的皇民化並不是強制的;但也不代表那些改姓的台灣人都是日本的走狗、想討好日本政府。
但日本政府給的利誘,確實是不能無視的一項原因。生活過得好一點,是誰不會想要的呢?

 

呃,那個小小澄清,真的有點嚇到。
那時自願的當兵的人,真的有那麼多嗎?!!!
因為我們大多都是聽到應被抓去當軍伕的故事,像是〈初聲〉、〈稻草人〉都是這樣的故事。
所以真的有那麼多熱血男兒嗎?

那個高砂軍真的有聽過,超有名的啦!
但其實應該不是真的都是「義勇軍」吧。
應該是自願和抓去的都有吧。

 

現在看看,這個皇民化,有很徹底嗎?
似乎沒有。
但戰爭給台灣的影響真的很大。

 

補充一下,皇民化。

(補充:維基百科 

   皇民化運動 

   【臺灣吧EP4—延伸閱讀】 大家來做體操吧 

   【臺灣吧EP4─延伸閱讀】韓國人是如何變成日本皇民的? 


以上。


歡迎糾正與討論。

 

 

arrow
arrow

    Clo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