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雙城記
 City of Sadness



作詞:林夕
作曲:楊大正滅火器
編曲:鄭宇辰(ORio Cheng)、Mike Green、滅火器(Fire EX.)
演唱:楊大正(滅火器

尾奏改編原曲:神思者(S.E.N.S)《悲情城市》主題曲

 

無辜的人 昨天已犯了明天的罪
有心的人 原罪是沒本事諂媚
無臉的人 受不起被餵飽的恩惠
有夢的人 再也沒有自由閉嘴

漂白了城市的淚 煙霧不必再催
螻蟻只有汗水 歷史總在輪迴
哪裡沒紀念碑 哪種悲情更悲

他們用彈藥回答 不中聽的喧嘩
寒蟬只能 在沈默中爆發
冷血是冷血者的大麻
熱血讓熱血者 走到偏地開花

他們用黑手打壓 赤裸裸施行家法
我們用流水 變成盔甲
無恥逼迫出無畏的人
在權威之下 無權說害怕(我們無權害怕)

少年人渺小 因而偉大
就看誰更快崩塌
白色恐怖最怕光明正大
老大何時才長大

歌詞來源:撐!自由 Freedom is not Free YouTube頻道〈雙城記〉資訊欄

§

記得第一次點開YouTube聆聽和觀看這首歌,看著一幕幕的影像紀錄,就直接哭到根本不知道楊大正唱了什麼(喂)
後來認真看歌詞,只能讚嘆:林夕老師真不愧是詞神


開頭描述了四種人,雖然用有無有無穿插,但並不是把「有……的人」歸為一類,「無……的人」歸為一類。
令我最震撼的是便是「無辜的人 昨天已犯了明天的罪」和「有夢的人 再也沒有自由閉嘴」這兩句詞,用字很淺白,但其蘊含意義卻是那樣地沉重。對於理解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臺灣人,以及上街參與遊行的香港人來說,這兩句著實地寫實,與令人心碎。
譬如那忽然下達的《禁蒙面法》,便是「無辜的人 昨天已犯了明天的罪」的寫照;但歷史可怕的是,無辜的人,犯下了莫須有的罪。而「有夢的人 再也沒有自由閉嘴」似乎暗喻著,那些被逼供、被認罪的事件,在極權的壓迫下,緘默權並不存在,甚至讓你永遠閉嘴的可能性都有;不只沒有自主選擇開口的權利,連自己決定何時閉嘴的權利也沒有。

有人說:「今日香港,明日臺灣。」也有人說:「今日香港,昨日臺灣。」
說出前者的,是害怕臺灣如果再揮霍現有的民主自由,不珍惜守護的話,臺灣恐怕日後也要上街頭抗爭失去的民主自由。而說出後者的,則是想起過去的臺灣,也是這樣經歷過許許多多的抗爭,才有今日引以為傲的民主自由。
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是「歷史總在輪迴」的寫照。即便歷史課本記錄了這些,土地上也設立各種的紀念碑,但人類真的記起歷史的教訓嗎?比當年更悲情的,不正是我們不斷重蹈歷史的覆轍嗎?更悲的,不是就是再次看到歷史輪迴,再次上演。
香港大概是全中國敢公然弔念六四天安門的地區,然而現今的香港是否也覆上了六四天安門的陰影?

副歌的兩個段落,真的寫得非常好,真的會讓人熱淚盈眶。
除了描述當權者的暴行「他們用彈藥回答 不中聽的喧嘩」、「他們用黑手打壓 赤裸裸施行家法」,更點出了:在高牆與雞蛋間,一定要選邊站,沒有所謂的旁觀中立,因為「寒蟬只能 在沈默中爆發/冷血是冷血者的大麻」,任何一種沉默,都是為高牆添磚。
此外也寫出示威者的堅忍與可敬,「熱血讓熱血者 走到偏地開花」、「我們用流水 變成盔甲」、「少年人渺小 因而偉大」。覺得林夕老師非常厲害的地方,就是把反送中的一些口號也寫入歌詞裡,「遍地花開」是直接入詞,「be water」則轉換成「用流水 變成盔甲」。此外,也看到老師對香港年輕人們的敬佩與感謝,感謝他們為家鄉挺身奮鬥。

其中我最喜歡的歌詞,大概也是林夕老師最想傳達的理念(自己說)
無恥逼迫出無畏的人」、「白色恐怖最怕光明正大
我真的非常這兩句歌詞,特別是「白色恐怖最怕光明正大」。自己每次哼唱到這句,都會忍不住泛淚。

願我們都能成為無畏的人,在面對權威都能不害怕。或者說,我們無權也無權說害怕。


官方的影片有年齡限制,畢竟MV畫面(啜泣),不過這支自製MV的則沒有。
印象非常深刻,第一次看官方MV看後面香港中文大學被「魔警」闖入,催淚彈投擲的畫面,加上有人喊著「跑啊!跑啊!」。眼淚根本用噴的!
因為那事件正是在這首歌上架前幾天所發生的,而我初次聽這首歌的時間點,正是香港理工大學死守的時候。
我一直以為,以文明自居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共識──不攻擊或阻擋記者、不妨礙或傷害醫護人員、不突擊或擅闖校園──這樣的共識,但這些時日,真的刷新我對人類惡性的認知。

我是後來才知道這首歌,之所以取名〈雙城記〉,因為這首歌不只在講現今的香港,同時也在講二二八時的臺灣。雙城,指的正是「香港」和「臺灣受二二八摧殘的任一座城市」。
光是從這首歌的MV,就顯而易見地明白:這是反送中相關的音樂創作。至於為什麼另一個是指臺灣二二八呢?
雖然滅火器在臉書上面寫道「原先想要以1949的台灣為背景來填詞」(原文),二二八是1947年的發生的,但因為歌曲裡面融合了《悲情城市》的主題曲,《悲情城市》正是一部講述臺灣二二八歷史的電影。
加上林夕老師在歌詞中寫道「哪種悲情更悲」,讓我更相信,雙城的另一座城,是二二八的臺灣城市。
無論如何是寫二二八的臺灣,還是戒嚴時期的臺灣,林夕老師和滅火器都是想藉由這首歌,要大家記住:威權、強權政府是冷血的,自由民主必須由我們去守護。

最後放上神思者(S.E.N.S)為電影《悲情城市》作的主題曲,同時也這首〈雙城記〉尾奏的原曲。(其實前奏和間奏都有出現)
嗯,總覺得我應該找時間來看《悲情城市》這部電影。

#致自由。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lover 的頭像
    Clover

    Center of Words

    Clo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