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不遠
片名:太陽‧不遠 Sunflower Occupation
導演:傅榆、王佩芬、陳育青、蔡崇隆、李惠仁、周世倫
發行商:牽猴子
相關網站:
影片簡介:
為紀錄台灣有史以來影響層面最廣的公民運動,紀錄片工會在326發起「太陽花學運影像紀錄計畫」,以影像工作者的集體力量深度紀錄,呈現出有別於主流媒體報導的人民記憶。
本片藉由十個導演串起九個不同的主題,紀錄青年世代為何在2014年的三月佔領台灣的議會。在24天中,這些青年如何被改變?24天之後,他們又改變了什麼?
心得:
老實說,我不知道一部好看的紀錄片,該怎麼定義、辨別,該用什麼來區分、評分。
因為我對這件事有情感,因為身其中過,因自己也不斷為這件事思考了很多;所以才會去看紀錄片,所以才覺得好看和感動。
小時候,我也看過九二一的紀錄片,雖身歷其中,但經歷不構、思考不夠,對於沒有劇情的紀錄片留下無聊的印象。但這次的《太陽‧不遠》沒有,可是這不代表《太》這部紀錄片有劇情,而是歷練的緣故。
如果你/妳也是關心、參與過這場運動的人,推薦看一下。
不忍說,開頭撥出318當晚大家衝進立院的片段,立馬就掉淚了。
哭得唏哩嘩啦,不用說,當然是有關324攻政院的紀錄,每每想起,每每心痛地落淚。當然關於330黑潮大遊行,也是令人感動不已。
除了這些令我們熟悉的片段外,也導演們也採訪了不同的人,跟拍不同的人,讓大家看到除了陳為廷、林飛帆、黃國昌這些閃亮人物外,其他人的想法;包括了被打的民眾、留守的學生、其他NGO的團體、警察和官方。
聽到不同的講法與分析,也讓我重新思考那時候的我,究竟是站在哪個立場還聲援、哪個立場來發言。雖然NGO的人表示:學運就是一邊進行一邊檢討,而且算不錯了,因為行動超過了預期。但我們都知道,這場硬戰打得不算漂亮。
最意外地是,頻頻看到毓斌老師。其實他在社運界很有名吧(笑)而毓斌老師在《國家機器的啟動》講了一件事讓我聽了很難過卻無法反駁,老師說:「324那天,就是把他們(抗議學生)視為敵人。」我想香港的雨傘革命也是這樣,明明2005年的香港警察、香港政府是那樣對待示威民眾,然而今年他們卻是用這首手段對待人民。
後面採訪聽起來,關於佔領政院這件事,就像當初鄭敏所說的「是一個策略」只是這背後的代價我們準備好面對了嗎?
再來是一位學生說,攻政院的這個手段真的是被逼迫的,因為臺灣好像除了立法院外,其他地方仍繼續運轉;這句話一點也不假。當時的我也這麼想,立法院院內院外和我的生活根本是兩個世界,但明明都同在臺灣島之上。
說起來,我覺得這部集結九個短紀錄片的紀錄電影,雖然話題是件很嚴肅,帶意外地挺多笑點(欸)
尤其是《關於事實的100種說法》,中天說法完全噴笑。還有陳為廷的採訪,這孩子講話很直,所以也很可愛好笑,不過挺意外他會抽菸@@(沒有林飛帆的訪問,難過)
意外地是,沒有提到〈島嶼天光〉這首歌,也沒搭配這首歌。
還有一個短片是我想特別拿出來討論的,《世代正義藍綠之爭》。老實說,我們這一輩的年輕人已經沒有特別突出或明顯的政治色彩,而且我們非常厭惡「非藍即綠」的政治劃分。聽到受採訪的學生,他們都說家裡是深藍色但他們還是瞞著家裡的人站出來,這個真的令人覺得真的心酸啊。尤其是看到他們拚命想說服家裡的片段,真的很難過很難過。到底要到什麼時候,大家才能明白:做為一個公民是要監督政府,而非選黨、選邊站。
九個紀錄短片分別是
《不小心變成總指揮》 導演:傅榆
《我來街頭的理由》 導演:王佩芬
《一夜之間我長大》 導演:陳育青
《國家機器的啟動》 導演:蔡崇隆
《我們的1990》 導演:蔡靜茹
《關於事實的100種說法》 導演:黃兆徽
《看不見太陽的那幾天》 導演:李家驊
《退場前。志工絮語》 導演:王佩芬
《世代正義藍綠之爭》 導演:周世倫
我無法告訴你/妳哪個比較好,因為不同的角度能帶給你/妳全新的思考方向。
我無法準確告訴你/妳,這部紀錄片好不好看,我只能告訴你/妳:我很感動,真的很感動,感動這件事情被記錄了下來。
現在想想,錯過與黑潮一同踏上凱道,無法親眼見證波瀾壯闊的黑潮,也許是我最大的遺憾吧。
2014.11.0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