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小說家
 The Motive



導演:Manuel Martín CUENCA
原著:Javier Cercas
演員:Javier Gutierrez、Maria Leon、Adelfa Calvo……等等
分級(臺灣):R18

觀影時間:2018/04/18


影片簡介(預告):

  「我在創作真正的文學!」被解雇的艾瓦羅放聲大吼。在此之前,他那人氣作家老婆剛出軌,寫作導師又看他不順眼。跌至人生低點,一無所有,只剩創作執念。破釜沈舟的他搬入新家、投身寫作。腸枯思竭之際,發現渾然天成的人物情節就在左右:芳心寂寞的管理員大姐、擁槍自重的法西斯老兵、困於現實的移民家庭。為了做好角色功課,他成了最耐心傾聽的好厝邊。然而創作逐漸從字裡行間蔓延至日常生活。當他處心積慮想操控角色的命運,自己卻成了通俗人生的笑點。

  著名西班牙小說精采改作,現實與虛構交織共生,戲中有戲的雙重敘事,始料未及的轉折結局,出人意表又不落俗套,是一部憑弔作者已死的黑色喜劇。《神秘沼澤》西班牙影帝哈維爾古鐵雷茲,演活這個從紙上談兵到干預人生的男主角,甚至不惜犧牲色相,精采入魔的詮釋,再次登上影帝寶座。

  情節結構巧妙精密,活化了創作對決生活的老命題。──〈好萊塢報導〉

 

相關網站/他人影評:

  金馬奇幻影展 

  開演電影網 

  我渴望的和所求的【命運小說家 The Motive】✪腦粉影評✪2018 

  《命運小說家》只要一步錯就步步錯 

  【2018金馬奇幻影展】命運小說家The Motive 

 

心得(有劇透)

  會來看這部,說來也是很特別的際遇和命運。當初是因為先看到2018金馬奇幻影展的主視覺,非常喜歡,才深入了解。朋友說她有想要看的電影,為我要不要一起;她挑一片,我也挑一片。就這樣在四、五部讓我有興趣的片名間,挑選,最後就挑到了這部。
  對,我是以片名的吸引程度,來決定我想要看什麼。所以決定後才稍微認真去看簡介的我,才發現這是一部西班牙語的限制級電影。
  很可惜地,電影當天朋友臨時無法來看電影,我就獨自讀自去看了。當場後才赫然發現,這場居然是滿場!看來我真的意外地有眼光(自己講)。

  一如往常,先無雷淺談,再有雷隨口聊。


  嗯,我開始不懂臺灣電影的分級依據。如果這一部被列為限制級的話,那麼《血觀音》也應該是限制級才對啊!難到男人露鳥就是R18,女人上空只會是R15嗎?

  基本上,我是滿喜歡這一部的,就我剛看完的時候;但後來這份喜歡輸給之後看的《被愛妄想症》。
  其實這不介在商業片與藝術片之間,他的藝術片手法很夠,但不會令人覺得無聊;他商業的那種衝擊的快感,以及那種大笑的爽感,但又不庸俗,看完不會空虛(?)。
  這部電影的步調也算慢,前三分之二給我的時間推移感都還好,但後面就破功了,我開始有點煩躁下個情結到底是什麼XD 雖然煩躁,不過後面到是收得很漂亮,就像當頭棒喝那樣漂亮(?)所以我必須說:這部電影,有的時候很有趣,真的非常好笑;但有時候也很沉悶。

  電影的情節本身,不僅是呼應了片名,還呼應一開頭,小說課程的內容,精準地、完美地呈現什麼叫做「戲劇(drama)」。不僅僅是藉由角色接受小說老師的指導,讓觀眾了解好的小說和作品須要具備怎樣的條件;更直接以身作則,展現自己正是擁有這些條件的作品。
  前面小說課堂中提點的,對同樣有在隨手寫寫東西、玩玩創作的我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共鳴,我能理解裡面小說指導老師所說的。創作,作者本身的意志固然很重要沒有錯,然而誰來欣賞這部作品,也同樣是需要被關注探討的。如果只有創作者沒有欣賞和觀看的人,所做出來的,也許就不稱得上是一件作品(或許那叫作「作者自嗨」)。不然Roland Barthes怎麼會提「作者已死」?不然怎麼會有結構主義美學?

  這部有一些的笑點、一些些的懸疑、一點點的推理。真的必須讚賞後面的那個安排,那裡是整部精彩所處,真的令人覺得過癮,同時也有些諷刺。
  而我個人最喜歡的部分是:電影開始前,那一連串的字母與文字的畫面,不管是光影、浮雕、淡入淡出、拼湊……通通都好美。此外,那一段音樂也非常地好聽。

  不過我覺得《命運小說家》這個片名有待加強,雖然這樣的翻譯沒有錯啦,畢竟西班牙原片名就叫《El Autor(作者)》;但我就是不是很喜歡「命運」這個詞,也說不太上為什麼。至於電影的英文名是《The Motive(動機)》,嗯,一整個超破梗的啦XD 這樣說起來,咱們翻譯似乎比英語好一些。嗯?你問我,要是我要翻譯成什麼啊,我想……《大小說家》之類的吧(被拖走)

 

 

 


  以下是地雷區,慎入(?)


  觀影過程中,我不斷想起《血觀音》,但人家棠夫人的手段就高明漂亮多了。說真的,我並不喜歡主角的做法,而且是非常不喜歡。只因為發現:只要直接把活人的一舉一動寫出來,就成為被認可、讚美的小說,就這樣設計他人,真的非常卑劣;當然棠夫人的所做所為也沒有比較好。
  小說寫作,如同影片中主角的小說指導老師所言。小說創作是必須去觀察身邊的人,他們的反應、他們的行為、他們的語言、他們的一舉動,以及他們的人生。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創作者會把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經歷,投注在,或者說投射在作品之中;因為創作是離不開生活、體驗、人生與現實。與週遭脫節的創作,是得不到共鳴的,得不到共鳴,就會失去他的觀眾,也會失去作品某一部分的意義與價值(雖然有些人會說自己這是陽春白雪)。身為一個作者,確實可以操控筆下角色的生活,甚至生與死;然而,你不可以去操弄參考的對象。

  艾瓦羅正因為他的人生太過低潮,以至於,當他嚐到點甜頭,就會走火入魔般地進入這樣的寫作模式,就像是在嗑藥一般。即便他想盡辦法收集他的素材,並操控著;但他不是神,且他的觀察者是獨立會思考的個體。所以一切成了始料未及的作品。我說過,這部電影,有的時候很有趣,有的時候也很沉悶;但它精彩的,正式 所謂的「戲劇」。正因為真實的人類行為中藏這樣的意料之外的戲劇張力,所以才會有人說:現實(人生)遠比小說或是八點檔,還要來的離奇。

  為什麼艾瓦羅最後無法掌握他的作品呢?除了他不是神和其他人是獨立個體外,我認為他犯了三個頗致命的錯誤。
  一、他太過於在意別人對他小說的評價。艾瓦羅每次寫了一段,就會興匆匆地拿著稿子去詢問小說老師的意見;不是說不能找別人幫忙確認寫的內容,而是,不要讓別人指導你的創作。如果什麼都因為別人說了一句話,而去變更劇情,那根本就不是你的作品,是那個人的作品。也因為他頻繁變更劇情,使得他自己心煩氣躁以至於沒辦法掌握好細節。俗話說:魔鬼藏在細節裡,漏掉細節裡的魔鬼,所以就反被魔鬼戲弄了。
  二、過於仰賴「真實的對話」。就是過於仰賴才會使手機掉落,而露了餡。老實說,要不是手機墜機事件,隔壁的鄰居才不會發現哪裡出了問題,也不會聯合起來反將一軍。(說起來,樓上的獨居老人真可憐)所以,說起來,艾瓦羅並不是在寫小說,而是在記錄。
  三、不理會大樓管理員太太。這大概是最致命的關鍵,所以所以,絕對不要欺騙別人的感情啊。為了記錄並設計鄰居成為自己的操弄的角色,艾瓦羅向管理員太太那邊打聽住戶的姓名、來歷與喜好,更利用她的穿針引線讓自己跟其他人接觸。他的目的達成後,就棄對方於不顧(當然也有可能是對方索求過於熱烈)。但他是否想過:既然他可以從管理員太太那邊打探別人的消息,別人當然可以一樣畫葫蘆。
  綜觀以上三點,艾瓦羅從操控者,成了被操控者。但這傢伙還是學不乖呢。

  最後讚嘆眼艾瓦羅的演員,真的演得滿精湛的,同時也很犧牲。露鳥追求靈感那邊真的神來一筆啊!XDD

arrow
arrow

    Clo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